文/WanHua
才華洋溢甜美可愛的國民小天后泰勒絲,出道以來橫掃歌壇,2009年她曾經以《天生一對》(You Belong with Me)一曲,拿下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的「最佳女歌手MV」,打敗了碧昂絲、女神卡卡等勁敵。
這支MV到底有什麼特殊魅力能夠殺出重圍?關鍵或許在於它掌握了用影像說故事的藝術。
根據已故好萊塢知名編劇布萊克史奈德(著有《先讓英雄救貓咪》)二十多年的經驗,說好一個故事,劇本架構必須要具備「15個關鍵轉折」。打開《天生一對》的MV檢查一下,你會發現它完全合於這15條原理,真是讓泰勒絲都驚呆了!(才沒有)
1. 開場畫面(Opening Image)0:01-0:07
開場畫面決定了觀眾對影片的第一印象。史奈德認為整部片的風格、類型,甚至潛在發展走向,都應該利用開頭短短的幾個畫面交代給觀眾。
MV一開始,鏡頭慢慢拉近兩棟房子,畫面轉到男主角正在講電話,似乎和對方起了爭執;對面房間的女主角則是偷偷注意著他。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這應該是一首關於暗戀的青春校園情歌。
2. 布局(Set-Up) 0:08-0:26
根據史奈德的經驗,編劇應該愈早介紹主角愈好,包括生活背景、個性和生命中的「缺憾」。
這個「缺憾」通常是推動劇情的伏筆,主角往後的遭遇跟轉變都源自於此。透過男女主角隔窗筆談,配合歌詞,我們可以很快了解男主角已經名草有主,但女朋友似乎有點難搞。女主角目前只能扮演默默陪伴在旁邊的「好朋友」。

「你還好嗎?」

「她的情緒化讓我好累。」
而兩個人的房間擺設和穿著,也可以看出他們一個是校隊的明星球員,另一個則是典型的書呆子。後續的歌詞也讓我們對男主角的女友有了認識:對方是又正又辣的啦啦隊長,在一般想法中,和校隊明星可以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。
男女主角天差地遠的性格和形象,正是女主角遲遲不敢告白的原因。
3. 觸發事件(Catalyst) 0:27-0:36
所謂的「觸發事件」是指電影裡發生的第一個重要事件,在帶領主角展開全新冒險旅程的同時,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。
女主角眼看此時氣氛正好,於是鼓起勇氣在紙上寫下「我愛你」,想要隔著窗戶秀給男主角看,但對方卻已經拉上窗簾。面對這小小的挫敗,她會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嗎?
4. 天人交戰(Debate) 0:37-1:08
事件觸發後,會演出一段天人交戰的掙扎內心戲,不斷質問自己到底是要勇敢正視一切?還是繼續逃避?
於是我們看到女主角在房間又唱又跳,怨嘆男主角不懂她的心,但這些話她也只敢關起門來說。這個時候,男主角默默從窗簾後面看著她開心的笑,暗示他其實對女主角也有好感,但兩人之後會有什麼發展?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值得注意的是,整首曲子也剛好在「天人交戰」的段落,切進第一段副歌。
5. 主題陳述(Theme Stated) 1:02-1:07
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主題,而主題必須在第二幕開始前透過角色表達出來。同時所有劇情都是為了辯證、探討這個主題而生。
是的,相信大家都聽得出來,「我們是天生一對」(You belong with me.)正是這支MV的主題陳述。整個故事可以說是繞著這句話打轉,觀眾跟著劇情的發展,看女主角到底是否能夠美夢成真。
6. 第二幕開始(Break into Two) 1:08-1:12
史奈德認為,一部能讓人看得輕鬆又深受感動的戲劇,需要遵守三幕劇的架構。
布局、觸發事件、天人交戰是第一幕。
主角在一番天人交戰之後,做出決定,脫離舊有的生活,劇情便進入第二幕。
為了加強這個轉變給人的印象,史奈德強烈建議換幕時發生的事件要愈明確愈好。
於是,鏡頭一轉,我們看到女主角捧著書,在男主角可能經過的地方守株待兔,希望有機會拉近彼此距離。先前的內心掙扎已經轉變為實際行動。
7. 玩樂時光(Fun and Games) 1:13-1:26
緊接下來的劇情段落,史奈德統稱為「玩樂時光」,總括各種因為主角採取行動、展開新冒險所隨之而來的事。這裡會出現的橋段通常輕鬆愉快又好玩,能滿足觀眾對一部影片的期待,也經常是觀眾最有興趣觀賞和回味的段落。
做為一部青春校園愛情MV,觀眾最想看的當然是男女主角的甜蜜互動。這個橋段可說是大大滿足了我們的期望,曖昧萬分的相處時光幾乎讓人以為女主角的春天已經到來,她的感情會一帆風順下去。
8.中間點(Midpoint) 1:26
根據史奈德的經驗,一部戲劇的中間點是非常特別的位置。
在這個地方主角不是處於意氣風發的「高點」,就是處於悲慘的「低點」。以喜劇來說,通常主角會在這裡得到「勝利的假象」,卻不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,新的衝突很快就會來到。
配合歌詞,女主角沉浸在宛如熱戀情侶的甜蜜互動中,以為已經成功得到了渴望的戀情,露出靦腆、欣喜的笑容,但沒想到就在下一秒───美艷的女二駕著跑車出現了!
9. 反派的逆襲(Bad Guys Close In) 1:26-2:21
「反派的逆襲」顧名思義,就是該壞人上場挫挫主角銳氣的時候了。
看到女二駕著跑車出現,女主角和觀眾瞬間跌回現實,前面氣氛再好也沒用,因為目前女二才是正牌女友。兩人穿著打扮上的強烈對比,甚至讓女主角心裡有點自卑,只敢在男主角乘車而去時在心中大聲呼喊她的愛。
透過畫面剪接,我們跟著女主角一起出席校隊比賽。場上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,情緒高昂的觀眾瘋狂加油,這時女主角和女二在學校的「階級地位」對比再次出現,一個土裡土氣的校隊樂手,又怎麼會是萬眾矚目的啦啦隊長的對手?
隨著歌曲和劇情的推展,女主角的希望似乎愈來愈渺茫了。
10. 副線(The B Story) 1:54~
在劇情中插入副線,除了可以緩和主線劇情的衝突張力,也可以幫忙從不同角度補充、闡述故事主題。
這支MV中的副線,是透過球賽帶出男主角和正牌女友間的感情問題,而前述「反派的逆襲」,很大一部分也是透過這段副線劇情來烘托。
11. 一敗塗地(All Is Lost) 2:22-2:30
接續在「反派的逆襲」後面,劇情會進展到「一敗塗地」的階段,此時主角會陷入困境,看似找不到一絲希望。
球賽結束,贏得勝利的男主角發現到女友在場邊和其他隊員調情,於是為此和女友大吵一架。女主角目睹吵架的過程,但身為外人,她也只能在看台上乾著急,默默心疼男主角。
12.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(Dark Night of the Soul) 2:31-2:34
史奈德認為,一部好電影在「一敗塗地」之後,都會有一段「黎明前最深的黑暗」,讓觀眾最能感同身受。
短短幾秒鐘的畫面,我們看到女主角的無力和落寞,並且透過她的眼光,看著男主角受傷而孤單的身影離開球場,和周圍的歡樂氣氛呈現非常大的對比。
13. 第三幕開始(Break into Three) 2:35-2:55
電影的第一幕是布局,第二幕是混亂衝突,而且情況會愈來愈糟。
但解決的辦法總會在第三幕蹦出來,讓主角克服重重關卡。
經過畫面切換,我們看到男主角準備出門參加學校舞會,他問女主角是否會參加,向來讀書優先的女主角表示不會出席,但是男主角卻出乎意料表示:「真希望妳可以參加。」

「妳會去舞會嗎?」

「不了,要讀書。」

「真希望妳能去。」
女主角難掩失落,這時她看到了之前所寫的「我愛你」,於是,一臉堅決地摘下黑膠框眼鏡。
14. 大結局(Finale) 2:55-3:37
不難想像,「大結局」就是故事該做個了結的地方。
精心打扮的女主角出現在舞會上,引來眾人驚訝的目光。男主角也是一臉訝異,開心地穿過人群往女主角走去。
女二突然出現拉住男主角,似乎想和他言歸於好,但遭到拒絕。這時候,她也發現造型煥然一新的女主角,似乎了解到自己大勢已去。
女主角拿出寫著「我愛你」的筆記紙向男主角表白,沒想到男主角也拿出以前寫的「我愛你」紙條做為回應,兩人相視一笑,確認了彼此的感情。到了這個地步,自討沒趣的女二也只能氣憤的甩頭離開。
15. 結尾畫面(Final Image) 3:38-3:47
一部架構完整的影片並不能就此結束,還需要透過一段「結尾畫面」和開頭畫面相呼應,呈現出主角的蛻變。
隨著泰勒絲唱出最後一句「我們是天生一對」,男女主角深情擁吻,有情人終成眷屬。而這個相擁的畫面,和開場時兩棟房子裡兩人沒有交集的畫面,對比出這個青春愛情物語的酸與甜。
有趣的是,「我們是天生一對」這句歌詞,從一開始的疑問語氣,第二幕心痛的呼告,到最後結尾時轉變為甜蜜的肯定語氣,正好跟MV三大階段(或是電影術語裡的「三幕」)的劇情變化相對應。
《天生一對》這部MV的劇本結構紮實,節奏流暢,再加上歌詞和劇情搭配得恰到好處。抱回MV大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。再偷偷告訴各位一個小祕密,其實泰勒絲不只這支MV遵循了史奈德的法則,暢銷金曲像是《重新開始》(Begin Again)的MV也可以套用這個架構表破解!
不相信?那就請各位自己打開MV連結,按照上面的15個轉折依序檢視一遍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