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03/07)美劇兩三事-何為試映集、斷尾劇、衍生劇?

0

如果是習慣看亞洲的台劇、韓劇、日劇和陸劇的觀眾,在初次接觸美劇、英劇時肯定有點摸不著頭緒,弄不清楚他們的播映方式,畢竟亞洲的戲劇大多是一次性播完,最多是像《流星花園2》或《惡作劇2吻》一樣出續集。然而歐美劇從製作開始就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,開頭可以先看看何為試映集?

試映集

大多數的影集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第一集標題通常是「Pilot」,這裡的「Pilot」指的不是飛行員,而是「試驗」的意思,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試映集。剛開始是製作人將題材交給電視台,看電視台願不願意買下這個題材,願意買下才開始撰寫試映集的劇本,接著還要看劇本合不合電視台的意才能確定到底要不要開拍試映集。如果製作人得到電視台的開拍許可就可以正式尋找演員、組成劇組了,在這樣層層篩選後才有試映集的出現。

而試映集如其名主要功用就是試水溫,通常是由一個已經訂好主演、編劇、製作人的劇組拍攝好試映集,然後將該集交給電視台高層觀看,有些也會寄給影評人或媒體們做評估(通常試映集會外流也是這個原因…),接著決定是否有開發的可能。之後也會播出給觀眾看對於劇情初走向、演員演技、導演手法的看法與反應如何,有沒有要修改的地方?因此試映集與該影集的「首集」內容不一定會相同,有可能會根據試映集的評價而做修改。同時也看試映集受歡迎與關注的程度,這也會影響電視台對於該影集要預訂的集數多寡,反響中等的可能會先預約7~11集左右,之後再看收視率高低,如果信心滿滿的會直接簽一整季的合約,大約19~22集左右。例如:去年亞馬遜就發佈了14部原創電視劇的試映集(pilot episode),讓美國和英國用戶免費觀看,然後再根據用戶反饋,讓亞馬遜將決定要完整拍攝哪些劇。

試映集一年的產量大約有一百個左右,但真正被開發的可能只有不到一半或四分之一,其餘不被電視台青睞的試映集演員、劇組就得另外找頭路了,也有更慘的是已經拍好了,卻連播都沒有播就被放棄了。畢竟美劇一集平均預算就有200~300萬美元((約台幣6000~9000萬),要是下錯了注,那電視台就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
也有少數影集會讓電視台信心滿滿跳過試映集,直接預定簽約,例如去年NBC電視台的《情迷德古拉》,大概是因為NBC看上吸血鬼必勝的題材,再加上性感男星喬納森·萊斯·梅耶斯的加持,卻沒想到出師不利預定十集之後就收視不佳被取消了。

雖然說是試映集,但是試映集究竟會對影集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力呢?例如今秋影集《康斯坦汀》,因為試映集被提早洩漏,再加上製作人覺得原本的女主角會被Constantine給比下去,於是硬生生換了女主角希望能擦出更棒的火花,因此當《康斯坦汀》正式的第一集播出時,會發現結尾與試映集的內容不同,原本的女主角在結局時被編劇找了藉口離開,接著又安插新的女主角出現了!而原本的女主角則必須摸摸鼻子接受換角的決定,這就是他們電視界的生態。而暢銷小說《決戰王妃》原本也有機會成為影集《The Selection》,但是它歷經2012首版試映集取消,2013全面換角捲土重來,最後居然是二度沒過試映集這關,於是書迷們又失望了。

試映集還有另一種類型叫「後門試映集」Variety雜誌的定義為「後門試映集通常作為一個單獨的電影來拍攝,所以就算該劇集沒有預期能獲得正式預訂也可以播出」。例如《CSI犯罪現場》於第二季22集時,播出的內容為其衍生劇《CSI犯罪現場-邁阿密》的試映集,內容是個獨立的案件,因此就算《CSI犯罪現場-邁阿密》沒有被正式預訂,也不影響它在《CSI犯罪現場》第二季22集的內容。或者是《初代吸血鬼》的試映集也是放在「本店」《吸血鬼日記》的第四季20集中播出,然而在《初代吸血鬼》正式播出的第一集中,會發現他們將試映集裡含有《吸血鬼日記》的內容剪掉,而試映集本來是以弟弟Klaus的視角講述故事,真正的首集中,則改成哥哥Elijah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開頭。

歐美要開始一部新的電視劇並不簡單,層層關卡,要是不過就得喝西北風。它不像亞洲這裡只要開拍了,通常就代表有得拍就是有得播。美劇除非真的簽約拍板定案了,否則整個劇組還是有可能失業…

測試embed

關於作者

Punch

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,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,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。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,以及發表各方投稿,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,也歡迎與我們聯繫。

訂閱
最新訊息
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
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,通過我們的網站,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,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